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

【快讯】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元

发布时间:2024-04-04 07:43:37      阅读量:28次     

记者从4月1日召开的《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(2024)》(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发布会上获悉,2023年,受民用无人机产业高速发展、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深化等影响,我国低空经济高速发展,较2022年相比经济规模增速进一步提升。根据测算,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.5亿元,增速达33.8%。

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,以无人驾驶飞行、低空智联网等技术组成的新质生产力与空域、市场等要素相互作用,带动低空基础设施、低空飞行器制造、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领域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。

《报告》由赛迪研究院编制发布。《报告》提出,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催生的综合经济形态,具有拉动区域经济新增长、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、提供社会治理新手段、催生跨界融合新生态、整合产业发展新要素等典型特征。

“低空要素化、要素场景化、场景经济化是当前发展低空经济的本质。”赛迪研究院低空经济研究员杨岭介绍,在低空要素化方面,要加强低空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,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,将低空空域资源转变成类似“土地”资源的生产要素,为开展经济活动提供要素保障;在要素场景化方面,要充分发挥资源禀赋,统筹空域、市场、技术、政策和安全五大要素,以低空飞行器制造与运营服务驱动,不断探索和推广应用场景,丰富低空飞行与监管内涵;在场景经济化方面,加强场景培育的同时,关键是挖掘真实需求,形成规模效应,畅通商业模式,从而将低空经济塑造成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引擎。

在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方面,杨岭介绍,2023年,受到低空经济政策驱动以及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(以下简称 eVTOL )商业化进程的提速影响,我国eVTOL产业规模达到9.8亿元,同比增长77.3%。随着eVTOL产品不断涌现,2024年有望成为中国eVTOL行业的商业化元年,观光旅游等特定场景将成为首选,多场景规模应用将持续探索。“预计2024年eVTOL产业将迎来第一轮商业化爆发周期,规模将大幅提升,随着多机型适航认证的加速推进,将保持较高增长态势,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95.0亿元。”杨岭表示。

此外,针对未来低空经济的发展,《报告》提出四方面建议:一是坚持经济统计监测与成效评估评价并重。建立和完善低空经济统计监测体系,规范准确反映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态势;加强低空产业统计结果的综合应用,开展全国各地低空经济工作成效评估评价。二是坚持标杆场景示范与规模应用推广并重。培育建设标杆场景,建立低空场景探索、开发开放、试点示范、综合应用的成熟模式;加强公共服务领域场景清单制引导,推动低空产品和服务规模化、集约化、市场化应用,以应用激活产业发展活力。三是坚持产业特色集聚与区域成片协同并重。建设一批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,创建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城市,加强市级空域、市场、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统筹评价,推动产业协同、资源共享、场景共建成片发展。四是坚持优化政策保障与加强安全监管并重。优化政策保障体系,加快完善各地发展低空经济顶层设计及配套鼓励政策;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,规范民用无人机生产活动,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,推动通用航空装备健康有序发展。

文章来源:中国工信新闻网